汾阳素质拓展训练随想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李才旺
五月的气候,非常宜人。
2013年5月3日下午,山西财经大学MBA教育学院在汾阳市贾家庄“北京生存岛生存拓展培训山西基地”为我们会计领军人才班的同学们组织了一次培训活动——素质拓展训练。同学们被分为5个队,我所在的队是第3队,共有12名同学。
我们第3队共参加了“信任背摔”、“集体木鞋”和“缅甸桥”三个项目。回忆当时的情景,至今都历历在目,难以忘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参加这些项目,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悟出更多的道理。
一、信任背摔
(一)项目简介
要求全队每位队员轮流站在1.6米左右高的背摔台上,背对着队友站立,双脚后跟1/3出台面,双手自然交叉于胸前。其他队友在其正后方两两相对而立,从台基向外排成一队,双手略握,伸直双臂置于对方左肩之上,结成臂网。台上的队员问:“你们准备好了吗?”台下的队友齐声答道:“我们准备好了!”此时,台上的人笔直地向后倒去,台下战友用臂网将其接住。
(二)启示
1.信任
【案例】信任是金
出租车把戈载到一座办公楼前。戈对司机说:“别关计价器,我上楼拿样东西,下来还坐车。”“先结了账不是更好吗?”司机道。“你是不信任我,生怕我溜掉?那好,我把帽子押车上。”“什么话?我怎么要您的帽子?你要留就把公文包留下。”“行啊,公文包留下,但允许我记一下您的车牌号。”“看,您不信任我吧,行!您记车牌号吧,但请允许我看看您公文包里有什么。”“好啊!干脆把我所有证件都押给您:身份证、通行证、结婚证。”“那要平等啊,给!这是我的驾驶证、工会证。”两个人穷凶极恶,突然都觉得自己过分,于是又一阵对话。戈说:“我为我们俩感到害臊。”“我也是。”司机说。“那好,收回您的证件吧。”“您也请收回吧。”“收回您的公文包。”“我也忘掉您的车号。”“都忘了吧。”两个人友好地笑着,握手。戈快步向办公楼走去,快到入口处时,突然发现通行证不在,“哦!原来这司机还是留了一手,扣了我的通行证。还好,我也采取了万全之策,戳破了车的后轮胎。”戈有点得意。
【思考】
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是信任。最忆年少时:童真无忌,两小无猜。可少年的纯真步入社会后便荡然无存,人与人之间,多的是猜疑、提防,尔虞我诈,而谁如果一味“老天真”,定然会被碰得头破血流。于是,每个人都不得不小心翼翼,“不去多说一句话,不去多走一步路”,对人,“像佛一样地敬,像贼一样地防”,为了这个“防”字,几乎所有人都得拿出一半的精力去应对。人的一生是多么短暂,我曾粗略地算过,男人的一生,工作时间大概只有七万八千个小时,人耗费掉的可是精力呵!最宝贵的生命精华。有时忽发奇想,假如没有这一半,每个人都放胆去工作、去创业,那么整个世界一定会进步得更快,那不是更好吗?再想想还是不对,千年古训在那儿——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古人教导就是要防人。能不能这个“防”字就局限在我们这一代?让我们教育下一代、再下一代:多一点阳光,少一点设防;多一点信任,少一点猜疑。集中全部的精力,凝聚所有的智慧,去工作、去创业,把手头的一份工作做得好些、更好些,每个人在自己有限的生命旅程中,去做更多想做和要做的事。
2.道德与责任
【案例】黑带的含义
一位武林高手跪在武学宗师的面前,接受得来不易的黑带授予仪式。这个徒弟经过多年的严格训练,在武林终于出人头地。“在授予你黑带之前,你必须再接受一次考验。”武学宗师说。“我准备好了。”徒弟答道,以为可能是最后一个回合的练拳。“黑带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这一问一下子把他给问懵了,但他随后还是马上回答说:“是我这么多年辛苦习武终于得到的奖励。”“你还没有到拿黑带的时候,想好了以后再来。”
一个月以后,徒弟再度跪在宗师的面前。“黑带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是本门武学中最杰出和最高荣誉的象征。” “你还没有到拿黑带的时候,想好了以后再来。”
【思考】为何这个已经在武林出人头地的高手两次都没有从师父那里得到渴望已久的黑带?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两次回答都没有真正领会黑带的含义:黑带不仅代表着超人的武艺,更重要的是它还代表着应有的武德,代表着自己承担的责任!
人称“马中有赤兔,人中有吕布”的吕布,武艺不可不谓超绝,但他一生的命运和结局也不可不谓悲惨。为何?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几乎没有什么诚信、道德可言。吕布的故事深刻地折射出这样一个道理:没有道德和责任的人,能力越强,越容易断送自己的卿卿性命。
希特勒、墨索里尼、三本五十六这些二战中的元凶,一个个无不是能力超强之人,但是由于缺少对人类的道德关怀和应有的责任,才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这说明:仅有能力而没有道德和责任的人,容易害人害己,此所谓“能力愈强,为祸愈大”。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道德和责任的重要性。“信任背摔”中,台下每位队员必须全身心投入,为台上的队友付出。如果台下的队员缺少道德和责任,后果可想而知。在工作中,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领导层,都应当像武林中的黑带一样,具有应有的道德和责任!
3.有效沟通
【案例】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甚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着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的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甚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思考】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景:领导交办的事情,我们辛辛苦苦,加班加点,完成后向领导汇报时,领导却说:“我是让你这样做的吗?”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主要是沟通出现了问题,信息传递出现了“噪音”。
你听到别人说话时……你真的听懂他说的意思吗?你懂吗?如果不懂,就请听别人说完吧,这就是“听的艺术”:(1)听话不要听一半;(2)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
IBM投入800万美金,开发历时两年的培训课程《关键时刻( Moments of Truth )》提出“关键时刻”行为模式:(1)探索(Explore)——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想法;(2)提议(Offer)——提供适当的行动建议以满足顾客的期望;(3)行动(Action)——采取行动,兑现承诺;(4)确认(Confirm)——确认已经符合或超出顾客的期望。这也是实现有效沟通的环节和步骤。
台上的队员问:“你们准备好了吗?”台下的队友齐声答道:“我们准备好了!”这实际上就是台上队员与台下队员之间在进行沟通,也是项目顺利完成的基础。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往,彼此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应当重视有效沟通,消除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噪音”,就应当做到:探索、提议、行动和确认,提升沟通效果。
二、缅甸桥
(一)项目简介
缅甸桥是由两根软索平行连接两个约8米左右高的塔台,两根软索中间由等距离的木板铺设而成。在开始前,队员需要穿上防护服、头盔,背后连接防护索。随后,队员登上一个塔台,在没有任何扶绳的情况下,步行通过缅甸桥,到达另一个塔台。
(二)启示
1.榜样的力量
我是第三小组的组长,第一个进行缅甸桥项目。刚开始,我有胆怯、恐高的心理,想放弃。但转念一想,我是组长,又是第一个进行这个项目,万一自己放弃了,对后面的队员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只要勇敢跨出第一步,超越只是一步之遥。在信念引领下,我顺地完成了项目,后面的队员看到我的成功,也都鼓起勇气,完成了项目。
列宁曾经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工作中,一个组织中的领导,其一言一行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下属的行为。领导不仅要严格要求下属,更重要的是自己首先要做到。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的“身教重于言教”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2.学会赞美
【案例】品酒师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位伟大的品酒师。一天,一个朋友邀请这位品酒师去他家里,因为他有一些好酒,想让品酒师看看他的收藏。为了得到品酒师的赞赏,他首先拿出一种最名贵的酒。品酒师品尝了一下,结果却没有发表任何赞誉之词。
然后主人又拿出了一种非常普通的酒。品酒师品尝了一下,说:“好酒!好酒!”
主人这下子更糊涂了,他说:“我真不知道,为什么你对真正的好酒保持沉默,但对这种普通的酒却大加赞扬?”
品酒师思索了一会,然后说:“……”
【思考】品酒师对名贵的酒未置一词,却对普通的酒赞美有加。我们从中可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真正的好酒不需要任何赞美之词,它也会香飘万里;而普通的酒,也许会在赞美声中经过改良而成为美酒!
在进行缅甸桥这个项目时,有的队员有些犹豫、胆怯。这时,张教练就开始鼓励队员,当队员表现很好时,就进行表扬。同时,张教练对所有学员完成项目的队员给以鼓励。
我们的工作、生活也何尝不是如此?一个原本天资普通的人,由于心中被某一句激励的话语点拨,经历艰苦磨练后而成为伟人。因此,对普通人多一些赞美所起到的激励作用要比对原本天资聪颖的人大得多。如何把普通之人转变为成功人士?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多给人以鼓励,给人以信心。也许,你的一句话就是别人成功的力量源泉!同时,我们也应当时刻注意批评的消极后果是何等严重。在我们“真诚”地批评别人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赞美的力量,千万不要忘记这样一个道理:自信是一颗普通心灵的天堂,而自卑却正是普通心灵的地狱。
对平凡人的赞美会产生无数不平凡的事迹。不要对普通人吝啬你的赞美,它会使被你赞美的人如沐春风,它会使这个平凡的世界变成振奋的天堂!
3.学会聆听
【案例】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
曾经有个小国的使者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碧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使者却同时出了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最后,一位大臣说他有办法。
只见老臣拿了三根稻草,分别三个金人的耳朵里。结果,插入第一个金人的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插入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了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最后得出结论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
使者听完这位老臣的这番话后,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思考】
第一个小金人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这种人最没有价值;第二个小金人只要听了就会说出去,做事没有原则;而第三个小金人,能听得进意见,而且会记在心里,做事有分寸……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而是会倾听的人。正如一句谚语所说的:“沉默是金,语言是银。”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每当队员完成缅甸桥这个项目时,便会向其他队员讲自己的感受,介绍完成项目的注意事项。而还没有进行这个项目的队员,会认真倾听经验介绍,借鉴别人的经验。
倾听不仅可以分担别人的烦恼,而且可以赢得他人的欣赏。
学会倾听,不仅仅是对别人最好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一种赞美。我们知道,在社交过程中,最善于与人沟通的,往往是那些善于倾听的人。也许在交谈过程中他并没有说上几句话,但是一定会得到他人的肯定。
倾听还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好的倾听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倾听能力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基本功;倾听是与人交往的一种能力。
我们要学会倾听,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我们将听到的教诲放进肚子里,好好的消化,萃取出属于自己的东西,然后制定出一定的计划,做出相应的行动来完善自己,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实力的人。
4.换位思考
【案例】
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奶牛,被牧人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天,牧人将猪从畜栏里捉了出去,只听见猪大声嚎叫,强烈地反抗。绵羊和奶牛讨厌它的嚎叫,于是抱怨道:“我们经常被牧人捉去,都没像你这样大呼小叫的。”猪听了回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分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分我的命啊!”
【思考】
当某个队员站在缅甸桥上,行进中难免战战兢兢,神态紧张。还没有进行缅甸桥项目的队员也许会有这样的想法:怎么这么胆小呢?但是,如果这个队员站在桥上的时候,也许会马上改变原来的看法。桥上感觉与桥下感觉的截然不同,桥下可能抱怨他人,笑话他人,上桥后自己也会有害怕、担心的感觉。因此,我们应到有换位思考的理念。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国的一句古语,所提倡的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待人方式,亦即以你希望别人待你的方式待人。但是,这种方式本质上是一种主观主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际交往方式,因为,你所希望的方式不一定是别人所希望的方式,如果你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当然地将你认为的最好待人方式推给别人的话,其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你的心意成了别人的负担。所以,我们更应该提倡换位思考,而换位思考是一种“人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方式。我们只有多站在别人的立场、角度上,感人之所感,才能了解何种方式最佳。英语里有一句很形象的谚语——“站在别人的鞋子里”,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是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的。因此,对他人的失意、挫折和伤痛,我们应进行换位思考,以一颗宽容的心去了解,关心他人。
我们为人处世,对上级、对下级、对别人多进行换位思考,往往会取得意料不到的效果。
5.不要轻言放弃
【案例】冬天里不要砍树
法国作家查尔斯·贝多有过这样一段轶事:在他九岁那年的冬天,他在爷爷那里过圣诞节,在他爷爷的农场里,一棵无花果树似乎已经死了,树皮有的已经剥落,树干也不再呈暗青色,而是完全枯黄了,稍碰一下,树枝“嘎吧”一声折断。于是贝多对爷爷说:“树早死了,把它砍了吧。” 可是爷爷不答应。他说:“也许它的确是不行了。但是过冬之后可能还会萌芽抽枝的——说不定它正在养精蓄锐呢!记住,孩子!冬天,你不要砍树。”果然,第二年春天,这棵看似已经死了的无花果树居然重萌新芽。到了夏天,整棵树看上去跟它的伙伴并没啥差别,都枝繁叶茂,绿荫宜人了。
【思考】
这个故事发人深省。人生总有严冬,如果在冬天里我们做出一个放弃的选择,那么我们在来年的春天就将会少一份绿茵!
我作为第三小组的组长,第一个进行缅甸桥项目,站在高高的塔台上,看到又长又窄的桥体,望见那么深的地面,当手离开塔台的一瞬间,我犹豫了,有点害怕。但转念一想:不行,不能就这样放弃。于是开始在桥面上行进。其间,有几次因为平衡不好把握,有放弃的念头。但我还是告诫自己:再坚持一下。最后,我成功了!
是啊,不要轻言放弃。也许只要坚持一阵,我们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只要勇敢跨出第一步,困难也不是这么难,超越只是一步之遥。做任何一件事情,我们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有时候看起来已经彻底失败,就像那棵冬天里的无花果树一样,似乎没有了存活的希望,在这样的时刻,强者往往会选择坚持,而弱者更可能选择放弃。选择坚持的强者,至少还有成功的希望,而选择放弃的弱者,等待他们的注定只有失败。
做事绝不轻言放弃,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良好的处事习惯,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犹如黑夜里的火把,它在让你看到困难的时候,更让你看到了希望和前进的道路,并最终帮助你走出困境,获得成功。
无数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困境中我们千万不要轻言放弃,因为在寒冬过后的春天里,一颗看似枯死的小树也许会冒出新芽,长成参天大树。为什么不给小树、给你自己一个发芽成功的机会呢?
不要忘记: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都不能在冬天里砍树!
三、集体木鞋
(一)项目简介
集体木鞋是指各成员合力配合,二块木板就是一双鞋子,所有队员站到木鞋上拿起两根绳子,大家一起用力移动木鞋向前走,又有大家一起喊口号向前走、只能一名队员喊口号、都不能喊口号、奇数队员面向前、偶数队员面向后,大家一起向后倒着走多种走法。目的:培养团队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能力;学习运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处理问题;培养增强团队整体意识、协作精神和凝聚力;培养团队应急应变能力。
(二)启示
1.团队协作
【案例】鱼和鱼竿
在一片茫茫的荒野里,有两个饥饿的人遇到了一位仁慈的长者。长者对他们说:“这里有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你们自己选择吧!” 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马上就用干柴搭起篝火开始烤鱼。美美地把鱼吃完了之后,再上路。最后虽然他走到了海边,但是他手里没有任何捕鱼的工具。所以,最终他还是饿死在海边。
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由于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所以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倒在了海边。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思考】
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团结就是力量”。也就是说,要讲团结、协作,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但是,并非所有人都知道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的,比如案例中的前两个人,如果他们能够像后两个人那样,那么悲剧可能不会发生。
团队协作可以产生力量。众所周知,国共第一次合作为消灭封建残余势力,打倒军阀立下了汗马功劳。相反,无视合作、自相蚕食的例子,也令人发人深省。蒋介石因为一己私利,不顾大众心声,推行独裁,反对合作,最终导致了自己在二战后的迅速败亡。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合作能够产生希望和力量。人类相对自然界的渺小,个人相对社会化大生产的无助,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团队协作,我们的民族、社会和个人才能战无不胜。
一根筷子易折,而一把筷子难憾。在竞争激烈社会环境中,一个团队在工作当中,个人的价值观能否融入到团队当中去实现共同的愿景,会影响的这个团队的力量。只有进行有效的分工与协作,步调一致才能获胜。只有步调一致,方向一致,才能顺利、高效地完成团队任务。